热门影视剧中的作文素材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需要素材的支撑,缺少了素材,写作也就无从下笔。而热门影视剧,可以说是非常容易取材的资源。
一、电影《长安三万里》
影片以李白和高适的友情为主线,通过大唐诗人们互相交错的人生和创作轨迹,展现了一幅贯穿大唐三十多年盛极而衰的历史画卷。
视角一:传统文化获得“新生”源于守正创新。
近年来,从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到舞蹈《只此青绿》,再到将宋词与戏曲巧妙融合的热门歌曲《光亮》,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正在“时尚变装”中加速“破圈”。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能够获得“新生”?这背后的成功密码,正是在守正创新中,找到了时代化的惊艳表达。
视角二:吸收传统文化,诗歌是必不可少的载体。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情感的丰富越来越成为人之为人的根本。诗,惟其被感知,才成为诗。如果没有,那只是冷冰冰的排列组合罢了。不管是通过动画、飞花令还是其他方法,我们都是在借此破除那块玻璃,让每一首诗陪伴生长。
视角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长安”代表的是高适、李白等诗人们心中的理想之地,而“三万里”是他们与理想之间的距离。他们都有着为国报效的大志向,但也都遇到了种种挫折坎坷,现实的残酷更加折射出他们坚持理想的执着。如果说千百年来,变的是时代洪流,变的是岁月蹉跎,那么不变的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无愧于天地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跨越时间,跨越每一个历史、当下和未来。我们以诗为径,与千年前的诗人们同频共振,感受到他们身上一直闪耀的中国文化之光。
视角四:体会电影里的人生百态,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李白遭遇的挫折和困顿、高适在生活中的处处碰壁、杜甫的怀才不遇,让我们从遥远的历史中跳脱出来,用他们的故事反思自己的人生。我们看到的既是他的传奇故事、历史浪潮的难以预料,更有对人生的感悟,对命运的理解。无论身处什么样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克服的困难。在当下,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看待自己和理想的关系?这也是这部电影能够火出圈的原因之一——我们都能从电影中看到自己,看到人生。
【运用示例】
2021年春节,舞蹈“唐宫夜宴”爆火,其创作蓝本正是“捣练图”“妇好鸮尊”“簪花仕女图”等宝藏文物;今年端午假期,南北龙舟赛实现了全民狂欢,背后既离不开持久的传承守护,也离不开对“团结、奋进”之龙舟精神的深入挖掘;最近,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播,源于用动画形式重现了“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诗歌之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书画之意,以及“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的建筑之盛……时代在变,底蕴长存。从片片甲骨到浩瀚典籍,从灿若繁星的唐诗宋词到遍布神州的民俗、“非遗”,新时代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愈加历久弥新。只有在守正中前行、在尊古中创新,文明传承才会绵延不绝,枝繁叶茂。
【电影金句及运用】
金句一: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运用示例】
电影《长安三万里》有言:“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表述因传统观念女子壮志难酬之情;“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展现仕途不顺但对才华的自信;“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抒发向往自由的豪情壮志……再次听到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歌时,我们与心怀赤子之心的诗人穿越千年时空相遇,其中蕴含的文化浪漫点燃每个人内心的火焰。
金句二:你我身当如此盛世,当为大鹏。
【运用示例】
奋斗的青年富有朝气,奋斗的青春无限美好。时代如大潮奔涌,不断向前。你我身当如此盛世,当为后浪,奔流在时代的河床上;亦当为大鹏,高飞于时代的天空中。以青年的选择彰显“强国有我”的信念,以青年的担当与奋斗践行“请党放心”的铮铮誓言,让“青年力”在奋进的壮阔征程上奔涌向前。
金句三: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
【运用示例】
年少过往,心有所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追光之旅,从来不曾是一帆风顺的,但内心的坚定可抵百般磨难。只要你愿意在没有人关注的地方悄悄生长,就不用担心没有舞台可以绽放,“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愿我们一起,追逐光,靠近光,散发热,成为光。
二、电影《八角笼中》
影片讲述一群孩子冲破“命运之笼”的故事:前格斗运动员、沙场老板向腾辉倾注心血要把一群“野孩子”培养成才,这让本无依靠的孩子们看到了人生中的一丝曙光。不料,孩子们往日的视频遭曝光,舆论不断发酵,令向腾辉的生活、孩子们的前途瞬间坠入到一张以善良为名编织的大网中,命运齿轮重回泥沼。但关于未来,他们并没有停止努力与想象,仍旧心怀希望向阳而生。
视角一:“冲破牢笼,使劲儿活!”
影片力求从现实主义角度展开对命运的追寻和拷问——“进退无路时,如何向命运反击?”而电影中也无疑给出了答案——“冲破牢笼,使劲儿活!”片中,少年们在向腾辉的帮助下,坚定了“使劲儿活”的决心,以“不装”的态度真诚面对人生,让现场观众在热血和感动之中交替沉浸。
视角二:真诚与悲悯的力量重如千钧。
《八角笼中》改编自轰动全国的“四川凉山格斗孤儿”事件。这个故事本身足够厚重和戏剧,又涉及农村、贫困、格斗、媒体监督和网络暴力等多项议题,堪称绝佳素材。而由草根出身的王宝强来指导,似乎更有一种与现实互文的宿命感——他自己就是那个走出贫困、冲出牢笼的人。六年来王宝强推掉了大量工作邀约,一门心思做电影,从影片最终的呈现上可以感受到真诚和进步。
【电影金句】
冲破牢笼,使劲儿活!
希望你永远满腔勇气,冲出自己牢笼。
不要试图改变别人,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
有时候,我们需要通过他人的眼睛来看自己。
真正的死亡不在于身体的消逝,而在于内心的枯萎。
人云亦云的有很多,逆流而上的寥寥无几,大浪淘沙,谁主沉浮,自有定律。
【运用示例】
人在一生中总会遭遇不期而至的困境和挑战,要想成为胜利者,必须坚定不移地保持冷静、坚毅和勇气。热播影片《八角笼中》有一句台词说得好:“冲破牢笼,使劲儿活!”其实,无论是格斗,还是生活本身,我们自己始终是对抗困难的唯一武器。只有能吃苦、敢反抗、肯坚持,才有可能冲破囚困自己的“命运之笼”。
三、电视剧《漫长的季节》
该剧讲述了出租车司机王响和妹夫龚彪在联手调查套牌车的过程中,再度触发十八年前一桩悬案的记忆,王响儿子的离世正与此案有关。两人决定查找真相,并请出当年侦办此案的退休警官马德胜协助,三个老伙计由此踏上一场人生救赎之旅的故事。
视角一:真正打动人的,一定是“人”的故事。
剧中的东北话、钢铁厂、暖水瓶、拌桔梗等生活细节和普通人,尤其是东北人的集体记忆悄然重合。即使地域不同,人们也能从剧中找到有同感的瞬间。那些对于生活丝丝入扣的描摹,聚焦塑造角色,着力讲好故事,让作品也有了生活之根、文化之本、现实之基。
视角二:遗忘与原谅共享着同一个解法:放过自己。
当面对近乎家破人亡的命运,“王响们”要如何处理这样重的心伤?面对无法回避的痛苦,“当尘埃落下来时,普通人做到‘往前看’,就是对各自头顶大山的抵抗。”如此创伤性的经验,之于后疫情时代的人们来说,是一种心灵创伤的共同治愈。
【运用示例】
好故事要有烟火气。俗世烟火,是人物喜怒哀乐的源泉,有了烟火气,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但仅有烟火气,文字又不免流于琐碎,还得有高于烟火气的东西——总得有那么一些人和事超脱于俗世。电视剧《漫长的季节》就把这二者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剧作从家庭化、日常化、生活化这些烟火气十足的视角切入,娓娓道来,让人在五味杂陈的岁月与人生里回望感慨。同时,小人物身上那种不屈不挠的“大能量”,在烟火气中呈现出极大的张力。由此可见,故事要“能下”,更要“能上”。
四、电影《茶啊二中》
《茶啊二中》讲述了发生在东北中学的青春校园故事:初三三班调皮的男同学王强和班主任石老师由于一次意外身体互换,双方通过体验彼此的生活,不仅理解到了对方,而且突破重重困难合力完成了英语公开课。这也是国产动画电影中青春校园喜剧类型的首次亮相。剧中人物、故事、感觉都是接近日常生活的,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以一种更加放松的状态,从个人的微观角度,对作品所要表达的理念有更为具体的理解与体悟,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或者同学的影子,重拾自己学生时代的回忆。
视角一:运用方言,实现动画电影的创新表达。
方言在动画电影中的多元化运用,不仅创造了幽默的审美效果,而且作为一种家乡标志,方言背后是文化和地域传统,以及人身上的情感故事,填补的是人的内心空间,为中国动画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了新时代中国动画文化故事的创新表达。
视角二:“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2015年至今,中国电影市场上票房过亿元的国产动画电影共33部,其中12部取材自中华传统文化。正在热映的《长安三万里》,也源自“唐诗天团”。而《茶啊二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将校园生活凝练成90分钟的动画故事,在笑声中表现新时代师生关系。国产动画电影需要更多元的题材领域,现实生活就是那个汪洋恣肆的大海。
视角三:“不放弃”的,才叫青春!
影片发布的预告中点明了“不放弃”的主题,而在幕后,“不放弃”也是电影和主创团队的主题。9年拼命追梦,5年打磨创作,3个月的校园采风,主创团队为了梦想和热爱坚持不懈,专注于打磨每一个笑料,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学生时代的缩影。
【运用示例】
深深扎进地层的“树根”,耐得住黑暗的寂寞,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同样,人只有耐得住时间和心灵的寂寞,才能在潜心修行中得到升华。电影《茶啊二中》制作耗时5年,单单剧本打磨就花了3年,故事设计、角色表演、画面精度等每个环节都有高规格的呈现。影片设计了二三十个整体大场景,2000-3000个细小道具,单单几位主角进场的画面就制作了一两百条,而一个镜头最多可以打磨30遍。从2014年第一季短剧播出到2023年首部院线电影上映,九年间主创团队的孤独坚持,展现了中国动画人打造精品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