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

A collection of 16 posts
精读

阿西莫夫-科幻小说界的天堂使者

人物名片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俄罗斯犹太裔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王铭晨) 人物语录 1.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 2.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 3.我一定要去寻找 就算无尽的星辰令我的探寻希望渺茫,就算我必须单枪匹马 4.宇宙的基本构造是决定宇宙自然法则的东西,是我们宇宙的基本构造决定了它储存能量的方式。(陈文哲)  人物特写 特写A 幸运、滑铁卢、黑锅中的坚守大师 阿西莫夫的一生如同他的作品,充满起伏颠簸。在他兴头正浪时,被应征入伍,成为他人生一小段至暗时刻,他坚持住了。他成为了名气作家和大学教授时,因莫须有的罪名受FBI局长胡佛秘密调查了一辈子。好不容易遇见新女友,离婚官司缠身,文学上的导师约翰·贝尔去世,自己则患上甲状腺癌,新女友被查出了重病,生活压着他喘不过气,可他有一次坚持住了。"我一定要去寻找
8 min read
精读

王振义:开创先河的大国医者

人物名片(刘恪轩) 王振义,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24年11月30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兴化,内科血液学专家,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2024年9月获得“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主要从事血液病学研究,是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开创者之一。 人物语录 1.不断地探索、不断地钻研,科学就是这样进步的。 2.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人类做了什么事、作出怎样的贡献。 3.捍卫生命是一种职责和义务。 【特写A 无私捐赠,心怀大善】(黄可馨) 王振义院士,是一位捐钱极为“大方”的人,他把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奖捐给了医院,为的是帮助那些看不起病的穷人,不仅如此,他的私有财产也被他列为可以捐出的范围。王义院士早些年就已经立下遗嘱,将自己名下的积蓄捐给病人。同时,他所居住的由医院为他提供的单元房,他也明确表示会在自己去世之后归还。在王振义院士的眼里,富裕的时候想到穷人,帮助穷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5 min read
精读

王计兵:赶时间的人

【人物名片】(钟茏浩) 王计兵,笔名拾荒。生于1969年,江苏徐州人。1988年辍学打工并接触文学创作。1992年发表部分小说作品,此后因故25年间停止投稿,但未停止创作。2017年重新发表诗歌作品,2018年入职外卖骑手,2023年登上《百科人物》封面。至今已创作诗歌作品5000余首。因被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媒体广泛报道,而被网友称为“外卖诗人”。著有诗集《赶时间的人》《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 【名人语录】(钟茏浩) ①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 ②生活给了我多少积雪,我就能遇到多少个春天 ③伸手不见五指时仍有星星在闪耀,生活之重从不重于生命本身 【人物特写】 【特写A】 不畏苦难 沉迷写作 (蔡米棋) 王计兵一直没有放弃文学,希望从中找到出路。哪怕是在河里捞沙,成天到晚泡在水里,沙子会像砂纸一样擦过他的身体。一天工作会让他手脚渗血,像“撒上了辣椒粉的那种火辣辣的疼。” 王计兵曾说,这是他人生当中最痛苦的日子,读书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用买冬衣的钱,在集市上买回几蛇皮袋的旧书来看。1992年,
6 min read
精读

“中国梵高”赵小勇

【人物名片】 赵小勇,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艺术家,擅长临摹梵高画作,1997年开始在深圳大芬村临摹梵高作品。从1997年画梵高作品开始,赵小勇临摹的画作多达十万余幅,他几乎画过梵高所有的作品,28分钟便可临摹出梵高的著作《向日葵》。                                    在深圳大芬村,像赵小勇一样的画工还有很多。这个占地面积仅有0.4平方公里的城中村住着数百位“梵高”、“达芬奇”、“毕加索”这样的世界级画家。                               早在1989年,香港画家黄江带着20名艺术家来到大芬村,他看准了装饰画旺盛的需求,将欧美客商的订单引向这里。几年之后,大芬村名气渐长,吸引众多如赵小勇一般的画工定居,鼎盛时期,全球60%的油画都来自大芬村。(张芷怡) 【人物语录】 1.我一定要去!不要舍不得这点钱,我去看了之后,可能会画得更好,也许以后会赚更多钱! 2.画了梵高作品20年,我已经进入你的状态了。 3.用原创去搞一些作品,临摹梵高20年抵不过真迹的万分之一。 4.我相信,他能够看到我来过。(周柳颜)  【人物
10 min read
精读

李娟——吹向文坛的清新之风

【人物名片】(杨若茜) 
李娟,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大大小小13个文学奖项。她的写作生涯始于1999年,主要以散文创作为主,作品多记录了她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生活和对哈萨克游牧民的观察与感悟。她的作品以 “ 非虚构 ” 写作为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实的经历,展现了边疆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风土人情,她的主要作品包括《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冬牧场》和《记一忘三二》。其中《冬牧场》被《华盛顿邮报》评为2021年最佳旅行书籍之一,其他作品也被央视《读书》栏目与《开卷八分钟》《人民文学》等杂志争相推荐。 

【人物语录】(张纯旖旎)
 1.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有月亮像一个梦。 2.生活在前方牵拽,命运的暗流在庞杂浩荡的人间穿梭进退,见缝插针,摸索前行。 3.我们的生命,像那风中的尘埃,
10 min read
精读

2024《读者》言论汇总

2024年第1期   在人生中,出现时机恰到好处的食物,往往会成为记忆里无敌的味道。 ——江鹅《俗女养成记》   这世上的问题,是智者迟疑而愚者自信。 ——过于顺畅的“了解”,往往就是在“想当然”。搞不清真实状况却盲目自信,会把事情搞砸   日常生活中的怕与爱,不安与希望,正是历史的另一个具体而真实的侧面。 ——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都是历史真切的书写者   当任何东西都可以在网上学习时,教育的障碍就只剩下动机、好奇心和毅力。 ——摩根溪资本管理公司的创始人安东尼·波姆皮里亚诺谈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面临的挑战   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平替款”更有性价比。 ——这个冬天,一批“整顿羽绒服市场”的大学生穿上花棉袄、军大衣,完成了一个人穿是“显眼包”,两个人穿略显尴尬,一群人穿引领潮流的时尚蜕变   那些失去了课间十分钟的孩子,流行起了“厕所社交”。 ——学校应找到安全和自由的平衡点,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别让孩子成为“被困在盒子里的人”   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2023年11月28日,美国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去世。
4 min read
精读

追日

上路的那天,他已经老了 否则他不去追太阳 上路那天他做过祭祀 他在血中重见光辉,他听见 土里血里天上都是鼓声 他默念地站着扭着,一个人   一左 一右 跳了很久 仪式以外无非长年献技 他把蛇盘了挂在耳朵上 把蛇拉直拿在手上 疯疯癫癫地戏耍 太阳不喜欢寂寞   蛇信子尖尖的火舌使他想到童年 蔓延流窜到心里 传说他渴得喝干了渭水黄河 其实他把自己斟满了递给太阳 其实他和太阳彼此早有醉意 他把自己在阳光中洗过又晒干 他把自己坎坎坷坷铺在地上 有道路有皱纹有干枯的湖   太阳安顿在他心里的时候 他发觉太阳很软,软得发疼 可以摸一下了,他老了 手指抖得和阳光一样 可以离开了,随意把手杖扔向天边 有人在春天的草上拾到一根柴禾 抬起头来,漫山遍野滚动着桃子   【欣赏】     要体味《追日》的意义,有必要交待与之有关的神话。《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4 min read
精读

南方周末2024新年献词:守住不惑的底线,选择做最值得的自己

文|南方周末编辑部   2024年的第一束阳光正在深处积蓄,我们——生于1984年的南方周末也即将迎来创刊四十周年。按照最新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中国人的平均年龄也大约四十岁。 “四十”而“不惑”,前者是这份新闻纸与吾国吾民的微妙同频,后者是我们念兹在兹的自我期许。 我们诞生于改革开放初启鹏程的春天里,现实百废初兴、百舸争流,未来充满未知、诸多困惑。也正因如此,穿越惑与不惑的边界,求索东方古国现代文明进步的答案,内蕴于我们的基因与使命。 四十年来,我们寻刻着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经纬坐标,记录着无数个体命运的跌宕起伏;我们追求真、歌颂善、呈现美,我们抗拒假、斗争恶、暴露丑;我们持续见证、诉说并努力参与那场壮丽的春天的故事,又从那个故事中汲取无穷力量,让我们在面对未知与困惑时,绝不背离自我的基因与使命:在这里,读懂中国。 读懂永无止境,不惑则是一种状态。本应不惑的年岁,依然会强烈感受到各种困惑的推背感。 百年变局仍在高速演变,一个2023年就足以令人头晕目眩: 暴雨一路向北,杜苏芮狂卷乱奔,气象气候变幻莫测;支原体肺炎上热搜,流感成热词,南北儿科问者如云;网约车多地饱和,
6 min read
精读

王蒙:虽然历经波折,但我的生命底色是明亮的

为庆祝“人民艺术家”王蒙从事文学创作70年,2023年9月27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王蒙创作70年座谈会暨《人民艺术家·王蒙创作70年全稿》发布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作家。王蒙在文坛辛勤耕耘70年,写下2000余万字的著作。皇皇巨著,巍峨人生,这位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作家,如今已成了一位当代不多见的文化大家。 回顾王蒙70年的创作人生,我们可以感受其作品中凝聚着的杰出的才华和智慧,对国家和民族真挚的爱,及其在90岁高龄依然笔耕不辍,“青春万岁”的精神。   70年创作  燃烧的文学人生,不过是琐碎的日积月累 1953年深秋,19岁的王蒙写下《青春万岁》。此后,他的创作如发源于高原的激流,满载纯真、热情,以及对人民和生活的爱,在大时代的风起云涌中一路奔腾,汇入博大而深邃的文学之海。 《青春万岁》▪用文字记录下不朽青春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王蒙《青春万岁·序诗》 在痛苦中产生写作的欲望 1934年10月15日,
12 min read
精读

绘本作家杨志成:他在西方,讲中国故事

◎曾梦龙 华裔绘本创作者杨志成于2023年9月30日与世长辞,享年91岁。杨志成生前创作了100多本绘本作品,获得过许多荣誉,包括美国童书界最高奖项凯迪克奖的一次金奖和两次荣誉奖,美国插画家协会授予的终身成就奖等。从天津到上海、香港,再到美国,杨志成的一生随时代变动,穿梭在不同地域和文化之间。   1931年,杨志成出生于天津。因时局动荡,他在三岁时随家人搬到上海,度过童年和青少年。1948年,杨志成前往香港念书。杨志成觉得,从小学到中学,自己就是一个“混”字。1951年,杨志成赴美留学。因为父母都在上海,临走前,他在香港的监护人叫他去办公室,对他说:“你以前过了19年,没有好好学。现在你不能靠别人了,到了美国,要靠你自己。因为我们和你断了,在美国就你一个人。这一笔钱给你,以后就没有了。这是你哥哥姐姐没有用的钱给你用。还有一件事,你到美国以后,要负责个人事情,你是中国人,我们不能去美国,你以后做的事情是代替我们做。如果是不好的事情,你把这条路给断了。”杨志成说:“这句话在我‘
6 min read
精读

热门影视剧中的作文素材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需要素材的支撑,缺少了素材,写作也就无从下笔。而热门影视剧,可以说是非常容易取材的资源。 一、电影《长安三万里》 影片以李白和高适的友情为主线,通过大唐诗人们互相交错的人生和创作轨迹,展现了一幅贯穿大唐三十多年盛极而衰的历史画卷。 视角一:传统文化获得“新生”源于守正创新。 近年来,从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到舞蹈《只此青绿》,再到将宋词与戏曲巧妙融合的热门歌曲《光亮》,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正在“时尚变装”中加速“破圈”。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能够获得“新生”?这背后的成功密码,正是在守正创新中,找到了时代化的惊艳表达。 视角二:吸收传统文化,诗歌是必不可少的载体。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情感的丰富越来越成为人之为人的根本。诗,惟其被感知,才成为诗。如果没有,那只是冷冰冰的排列组合罢了。不管是通过动画、飞花令还是其他方法,我们都是在借此破除那块玻璃,让每一首诗陪伴生长。 视角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12 min read
精读

雷军:那只站在风口上的猪,为母校捐款13亿

2023年11月29日,武汉大学庆祝建校130周年大会隆重召开,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向母校捐赠13亿元人民币。 该笔捐款刷新了全国高校校友个人捐赠最高纪录,由此引发了网上“别人家校友”的热议。 又一次站到聚光灯下的雷军,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 武大高材生、金山软件CEO、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堪称传奇的人生经历,不仅是一个个励志故事,也是一则则鲜活的作文素材。 下面,我们通过雷军在一些访谈中的自述,来走进他的精彩人生。 01 回顾我过去走过的路,在我的人生中,我最难忘的是在武汉大学。 1969年,我出生在湖北仙桃一个普通教师家庭,18岁考入武汉大学。 大一时,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看了一本书,影响了我一生。 这本书是1987 年出版《硅谷之火》,讲的是乔布斯这些硅谷英雄创业的故事。 看完这本书,我的内心像是有熊熊火焰在燃烧,激动的好几个晚上没睡着觉。 接着我就在旁边的体育场上走了一遍又一遍,心情很难平静,在操场里我奠定了一个梦想:日后一定要干些惊天动地的事情,一定要做一个伟大的人。 大学时代,我觉得我跟别人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我比他们更早地确立了人生的梦想,并
6 min read
精读 Featured

每周精读(2022.12.2)

①罗素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父母早亡,2岁时母亲去世,3岁时父亲也去世了,于是罗素和祖父祖母生活在一起。祖母对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发展有过决定性的影响。她曾用一条箴言告诫罗素:“你不应该追随众人去做坏事。”罗素一生都努力遵循这条准则。 ②罗素曾经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他还说,不要撒谎,因为当你撒了一句谎后,为了掩饰,你将不得不撒更多的谎。 ③洛克菲勒的儿子生性多疑,多方医治无效。有一天,父亲让孩子爬上一个高架子。孩子说:“你把梯子抽走了,我就下不来了。”父亲说:“相信我。”孩子爬了上去,洛克菲勒把梯子抽走了。孩子说:“你为什么要骗我。”父亲说:“我要让你知道,一切都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孩子站在高架子上,感到绝望,他流着眼泪纵身一跳,洛克菲勒展开双臂,稳稳地接住了孩子。孩子惊奇地睁开眼,看到父亲轻轻抚着他的头发:“孩子,我要让你记住,任何时候,这世上连父亲都不信任,还能信任谁呢。” ④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经常陪母亲打牌。有一次玩牌的时候,艾森豪威尔连抓了几把臭牌,便开始抱怨起来,母亲抓住这个机会说:“发牌的是上帝,
3 min read
精读 Featured

每周精读(2022.11.18)

①20世纪6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爆发。随着战事的不断升级,阿里也面临着服兵役的问题。阿里说:“我绝不会跑到万里之外去谋杀那里的穷人,如果我要死,我就死在这里,咱们来拼个你死我活!如果我要死的话,你们才是我的敌人,与中国人、越南人、日本人无关。我想要自由,你们不给;我想要公正,你们不给;我想要平等,你们也不给。你们却让我去别处替你们作战!在美国你们都没有站出来保护我的权益和信仰,你们在自己的国家都做不到这些!” ②早在20世纪80年代,斯皮尔伯格就买下了小说《辛德勒的名单》的电影版权。他觉得年轻时拍片凭直觉,现在年纪大点就应该用头脑消化见闻,不应在小节上钻牛角尖,太吹毛求疵会变得很知识分子化。他说:“我个人最重要的敌人,就是想太多了!”他说:“活过才有能力叙述和人有关的故事。” ③索尔仁尼琴感叹:“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④罗斯福的女儿艾丽丝是一位个性鲜明、颇受非议的人物。朋友们有时劝他管束自己的女儿;他却说:“我可以当美国总统,也可以管好艾丽丝,但实在无法同时做两件事。” ⑤福特12岁那年春天,母亲突然病逝。但母亲的一句箴言永远铭刻在福特的心里,成了他一生创业精神的宗
3 min read
精读 Featured

每周精读(2022.11.11)

①马克斯·韦伯对威廉二世时期的德国政治评价说:“我觉得我们处在一群疯子的统治之下。” ②鲍勃·迪伦在他的歌声中感叹:“要独自走过多少的远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安息?炮弹还要呼啸几时,才能真正销声匿迹?还要张望多少次,才能看到蓝天?当权者还要再长几只耳朵,才能听到人民的哭声?还要有多少人死去,我们才会真正醒悟过来?大山还要矗立多久,才能遇到海浪的冲刷?人民还要受多少煎熬,才能得到早已承诺的自由?……” ③列宁去世后,他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主张让列宁入土为安。但党作出决定,将列宁遗体进行防腐处理后,放进水晶棺里,供人参观。克鲁普斯卡娅最后一次走进列宁陵墓,孤身一人在水晶棺旁伫立良久,叹了一口气:“他一直是这个样子,可我已经老了……” ④戈培尔说过:“人民大多数比我们想象的要蒙昧得多,所以宣传的本质就是坚持简单和重复。”他的名言是:“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 ⑤目睹科学界的争论和悲剧,普朗克发表了他那学术界熟知的“普朗克定律”。其表述如下:“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照例不能用说服对手、等他们表示意见说‘获益匪浅’这个办法来实行。恰恰相反,只能是等到对手们渐渐
3 min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