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虽然历经波折,但我的生命底色是明亮的

为庆祝“人民艺术家”王蒙从事文学创作70年,2023年9月27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王蒙创作70年座谈会暨《人民艺术家·王蒙创作70年全稿》发布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作家。王蒙在文坛辛勤耕耘70年,写下2000余万字的著作。皇皇巨著,巍峨人生,这位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作家,如今已成了一位当代不多见的文化大家。

回顾王蒙70年的创作人生,我们可以感受其作品中凝聚着的杰出的才华和智慧,对国家和民族真挚的爱,及其在90岁高龄依然笔耕不辍,“青春万岁”的精神。

 

70年创作  燃烧的文学人生,不过是琐碎的日积月累

1953年深秋,19岁的王蒙写下《青春万岁》。此后,他的创作如发源于高原的激流,满载纯真、热情,以及对人民和生活的爱,在大时代的风起云涌中一路奔腾,汇入博大而深邃的文学之海。

《青春万岁》▪用文字记录下不朽青春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王蒙《青春万岁·序诗》

在痛苦中产生写作的欲望

1934年10月15日,王蒙出生于北京。他有一个满心理想而行为孱弱的父亲,一个辛苦而委屈的母亲,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就像两个石碾子,互相辗轧,互相伤害。他的家庭生活过得一塌糊涂,他大多数时间里都在债务和饥饿中挣扎。“痛苦充满我的童年生活,这是我的隐痛、羞耻。想到家里发生的事,让我痛不欲生,如果不把它写出来,便会痛苦、压抑乃至绝望。”19岁时,写作像一种本能。他还记得第一次产生写作冲动的瞬间,那种冲动像闪电一样照得他目眩神迷:“耽于文学,这一下子就成了我的命运。”

短暂的时代激情,永远的“青春万岁”

1953年,年满19岁的王蒙开始了他最初的创作——《青春万岁》。《青春万岁》没有描写炮火纷飞的战地时光,而是聚焦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群高三女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小说通过展现她们的思考、探索与斗争,不仅探讨了当时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展示了一代青年对人生道路的探索和思考,回应了当时诸多重大的时代问题。《青春万岁》既是身处变革中的青年激情的表现,也暗含着一种珍惜的情愫。“我痛感到这样的一个时代,这样的一个青春它也会过去的,所以我要把它写下来。”用王蒙自己的话来说,新中国成立初期那种“狂欢”化的日子不可能永远持续,所以他觉得自己有义务记录下那代年轻人的青春记忆。

19岁那一年,王蒙享受着青春,享受着国家的新生,也享受着自己的创作。后来他在自传中回忆,那是丰满洋溢、空前绝后的一年。

《这边风景》▪在新疆,寻找一场生命与文学的突围

与伊犁的邂逅是小说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件。

——王蒙《这边风景·小说人语》

边地生活造就了他的幽默

对王蒙来说,去新疆就是一场突围。1963年,王蒙已经当上了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家庭稳定、生活幸福,但他直觉感到如果要搞文学创作,生活触角还是太狭窄了,因此希望能到外地体验生活。一次中国文联举办的读书会,让他下定决心要扎根新疆。于是,29岁的王蒙踏上了西行列车。他在新疆待了16年。在与新疆各族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岁月里,王蒙接受了生活的洗礼;在阅读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时,王蒙受到了教育和感染。这段珍贵的经历转变为作品《这边风景》。

19岁时,他并不那么懂得幽默;离开北京前,也不会把幽默写进作品中。但是,在16年的边地生活中,他向生活、向当地人民学会了更多的幽默。

尘封近40年的手稿

《这边风景》被誉为“《清明上河图》式民俗画卷”,讲述了中国西部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多民族团结发展的真实生活情景。小说起笔于1974年,1978年写成,而后,手稿在数次搬迁中不知所终。直到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蒙的儿子王山发现了这些珍贵的手稿。尘封将近40载之后,“不悔少作”的王蒙几乎没有作大修改地将《这边风景》结集出版,只是在每个章节后设计“小说人语”,忠实地点评自己当年的局限和想法。

这本书后来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王蒙在前言里写道:“我找到了,我发现了:那个过往的岁月,过往的王蒙,过往的乡村和朋友……本质上仍然是那亲切得令人落泪的生活……是琐细得切肤的百姓的日子,是美丽得令人痴迷的土地,是活泼得热腾腾的男女。”

【考场连线】

这个时代,文学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上对文学有种悲观的看法。各种媒体越来越方便,远比拿着一本厚书看要更生动、活泼,有人认为文学会因此衰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评议范本】

王蒙19岁时写下《青春万岁》,他以一颗火热的青春之心,记录了那个时代青年学子的心声。放到现在,王蒙笔下人物的青春故事依然能打破时空限制,敲击当代青年的灵魂。所以,他们的青春“万岁”了。王蒙说,青春万岁是文学的说法,如果从生理学上说,青春没法万岁。但是,小说写下来了,却能让人永远年轻。文学可以纪念生活,创造生活和理想;也可以激发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智商和情商;还能让人在文学里经历所热爱、所期待的人生……这就是文学的意义。

 

90年人生  “明年我将衰老”,今天仍“青春万岁”

2023年10月15日,王蒙迎来了90岁生日。90岁的王蒙,是丰富的,难以尽述的,在他身上,你仍然能感受到一些不随时代变化而始终可敬的东西,比如旺盛的生命力和恣肆的青春。

用一生诠释“青春万岁”

从外表上看,王蒙的确是一位老人了,他走得很慢,偶尔需要人搀扶,虽然戴着助听器,仍要不时提醒对方说话大声些,但他还在坚持写作。不仅自己在写,他还设立文学基金,用稿费支持青年作家。他每天还在消化大量密集的信息,日程排得很满。他说,自己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比如元宇宙、ChatGPT。

他如今提及最多的词是“顾不上”顾不上怀念往昔,顾不上重看旧作,顾不上斤斤计较,顾不上怅惘,顾不上凄凄惨惨戚戚,顾不上一切恼人的事儿,只想赶紧写,赶紧阅读,赶紧走路,赶紧下海游泳去。过去的事情没有那么重要,当下更急迫。90岁了,他对生活尚未悲观失望,他也不那么恐惧衰老和死亡。

【主题思考】

把年龄切成薄片,让它透明一点

王蒙打过这样一个比喻:“什么是青春呢?把耄耋之年切成薄片让它透明一点,又恢复了青春。”在他看来,耄耋之年,无非是青春垒得太多了。请你结合王蒙的人生经历,谈谈你对“衰老”和“青春”的看法。

以今人智慧坚守传统文化

进入耄耋之年后,王蒙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出版了《老子的帮助》《庄子的享受》等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他还推出《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帮助年轻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典籍文物,到润物细无声的乡土人文,传统文化已然深入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至少,这些传统文化活跃在王蒙生活的细枝末节中。

这位90岁的“不老少年”,以传统文化反哺当下日常,以青春态度抵抗机能衰老。他是幽默机敏的,“一点也不像老人”。

【主题思考】

○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王蒙说:“我们讨论文化与传统,目的不是为了查核与校正古史古事古物古书……更不是要返回古代与先辈的生活方式,而是为了更深刻全面地认识当下,认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生活的来历与精微内涵,认识传统文化的坚韧与新变。”这句话对你认识传统文化有什么样的启发?

 

【名人自述】

2012年,王蒙痛失爱妻崔瑞芳,但他直面未来,用文章告诉世人:“明年我将衰老”,今天仍“青春万岁”。而那些留存在历史幕墙上的往事,那些刻骨铭心的细节,那些无限忧伤的情愫,被以一种沉静从容的姿态娓娓道来……

 

明年我将衰老

◎王蒙

仍然是在蓝天与白云之下,沐浴着阳光与雾气,沐浴着海洋的潮汐与波涌、洁净与污秽,忍受着海蜇与蚊虫,环顾着挺立的松柏、盘错的丁香。去年你在那里留了影,仍然丰匀而且健康,沉着中有些微的忧愁与比忧愁更强大的忍耐与平顺。

你和我一起,走到哪里,你的床我的床边,你的枕我的枕旁,你的声音我的耳际,你的温良我的一切方向。你的目光护佑着我游水,我仍然是一条笨鱼,一块木片,一只傻游的鳖。我还活着,我还游着,我还想着,我还动着。活着就是生命的满涨,就是举帆,就是划桨,就是热度与挤拥,就是乘风破浪。四肢的配合与梦里的远航,还能拳击,嘭嘭嘭,摇晃了一下,站得仍然笔直。哪怕紧接着是核磁共振的噪音,是静脉上安装一个龙头,从龙头里不断滴注显像液体。是老与病的困扰,是我所致敬致哀致以沉默无语的医疗药剂科学,是或有的远方。一事无成两鬓白,多事有成两鬓照样不那么黑了,所差几何?

然而我坚信我还活着,心在跳,只要没走就还活着,好好活着,只要过了地狱就是天国,只要过了分别就是相会。从前在一起,后来在一起,以后还是在一起。我仍然获得了蓬蓬勃勃的夏天,风、阳光、浓荫、暴雨、潮与肌肉。浅海滨我去了三次,我喜欢踩上木栈道的感觉,也许光着脚丫子踩沙滩更好。去年与你同去的,我期待月出,更加期待繁星。在秋与冬春,我与渤海互相想念。

世上有海,有风浪。海上有月和星星。我躺在海上入眠。阳光照得我睁不开眼,重复再重复的运作正好催眠。说海是起源,海是归结,海是摇篮,海是家园,海就是神祇。早春遇海,我们惺惺相惜。我只是怕你孤单。本来你可以不那么孤单。本来你可以与我相伴,就像星与月相伴,草与花相伴,沙与沫相伴,呼唤与回应相和,回忆与追思为伴。来啊!

你可晓得,明年我将衰老?

我当然老了,岂止是老了,走了歇了去了别了如烟了西辞黄鹤楼了烟花三月下扬州了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我回答:是的,也许是明年吧,明年我将衰老。没有说出来的话:如果明年的衰老仍然不明显,那么就是明年的明年或明年的明年的明年衰老。(有删改)